近期,美国《外交事务》网站发文称:乌克兰战争将以谈判告终。虽然现在不是谈判的时候,但美国必须为谈判打下基础。文章非常直白的表示,问题不在于是否需要谈判来结束战争,而在于何时以及如何展开谈判。文章甚至说,乌克兰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越好,就越难谈判。
外交事务刊物是美国的老牌政治评论杂志,能够在这本杂志上发表的评论,一般来说都不会是无的放矢,而是美国利益集团的授意。美国利益集团为什么想要跟俄罗斯和谈了呢?原因也许可以总结成5句话:俄罗斯打不垮,乌克兰打不过,美国打不动,欧洲打不起,中国打不着。
先来说俄罗斯打不垮,美国故意推动北约东扩,逼着俄罗斯用武力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俄罗斯普京政府垮台。在乌克兰战争的整个过程当中,美国一直没有放弃对俄罗斯的军队战斗力、国家组织力进行贬低,煽动俄罗斯民众起来反对普京。特别是在9月到10月之间,乌军成功实施了反击,夺回了部分地区,于是,对俄罗斯的唱衰甚嚣尘上。但是,普京政府通过部分动员、调兵遣将、引进国外先进装备、集中打击乌方战争潜力等手段,重新稳住了阵脚。想打垮俄罗斯,是做不到的。
再说乌克兰打不过。乌克兰泽连斯基政府一再表示,一定要恢复2014年之前的俄乌边界,把俄罗斯军队赶出东部四州,甚至赶出克里米亚。在西方的军事援助下,乌军在战场上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10月中旬以后,乌军的攻势就再也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成果了。相反,俄罗斯通过自杀无人机袭击等办法,给乌克兰的后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所以乌军再想实现大纵深反击的场景,已经是不可能了。
美国打不动,主要是拜登政府的乌克兰政策在国内激起了越来越强烈的反对,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初,很多美国消费者就纷纷表示,自己在吃饭的时候被多收了一美元,账单上写着用于支持乌克兰。1美元不过是笔小钱,拜登政府不断的向国会提交议案,向乌克兰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每次援助的金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虽然很多人怀疑,这些钱有多少真正用在了乌克兰战场上,又有多少被美国政府和军方的高层贪污掉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钱切切实实的从美国国库和美国老百姓的口袋里被拿走了。如今连美国共和党都看不下去了,表示一定要动用政治影响力,阻止拜登政府再向乌克兰提供援助。
欧洲是乌克兰战争的直接受害者。美国强迫欧洲国家建立了对俄罗斯的制裁阵线。欧洲没有从这个所谓的阵线当中,收获任何道义上的好处,反而遭到了能源供应被切断的尴尬局面,不得不高价向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购买天然气。虽然欧洲居民取暖过冬燃料勉强够用,可是诸多的制造业企业,因为能源供应问题,只能另谋生路。乌克兰政府还在美国的怂恿下,不断的向欧洲索要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如果不想给、给的少或者给的不痛快,就会遭到一顿羞辱。现在欧洲越来越陷入困境,能源价格飙升通货膨胀加剧,这场实际由欧洲承受的战争是越来越打不起了。
美国当然不希望中国置身事外,不断强迫中国参加对俄罗斯的制裁,试图把中国也拉下水。但美国的企图始终不能得逞。乌克兰战争一爆发,中国就表示自己不是这场战争的参与方,不同意用武力解决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矛盾,在战争过程中,中国没有向交战双方出口任何武器装备,但也没有中断和这两个国家的正常经贸往来。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都对中国的立场表示肯定和理解。越南、巴基斯坦和德国领导人顶住巨大压力,先后到访中国。美国想把中国拉下水的图谋彻底破产。
渐渐地,美国一味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煽风点火递刀子的政策越来越玩不下去了。民主党显然要输掉中期选举了,美国参众两会和美国政府顶牛的局面很快就要出现。与其如此,还不如趁拜登还没有下台,设法用谈判来解决乌克兰问题,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美国政府甚至有可能出卖泽连斯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