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招聘网 https://www.jzrczpw.cn
“城市的发展会经历一个大致的历程,从市场交易中心逐渐变成了各种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交汇的地方。”8月30日,知名学者吴伯凡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这就是城市竞争的“下半场”。
在他看来,广州的发展正在进入下半场,重心从消费、生活领域进入到生产质量领域。科技创新是近年来广州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的证明。
今年8月,广州市发布《广州市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通过发挥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效能,加快推动科研资源大市向科技创新强市迈进。
在科技赋能的引领下,广州在今年以来一直鼓励“工业回城”,发展都市型工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思路。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等一大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孵化和承载平台,为都市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吴伯凡认为,创新集群离不开需求、资本和科技供给。金融要为生产力的提升赋能,也考验政府需要有长期的发展视野。
南方财经:广州过去很多创新源自数字产业的发展,对广州这座城市的创新经济评价如何?
吴伯凡:我们说一个城市或一个城区的底蕴,往往来自于你看不见的那一部分。我认为,天河区有几个很重要的底蕴,比如教育资源、科研资源。这些底蕴也是类似深圳这种创新特别繁荣的地方有所欠缺的。这些底蕴现在还没有比较成规模、明显地展现出来,但这恰恰代表了未来广州一种新的力量、新的动能。
广州过去给人的感觉是传媒发达、商业发达,但创业色彩并不是太明显。今天我们谈论广州的自我创新、天河区的自我创新都离不开“末”“本”“未”三个字。“末”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本”是我们没有注意的科教资源,最重要的是看到广州的“未”,即成长中的产业或企业。未来广州新的色彩,新的性格,可能会因为天河代表的创新经济而变得不一样。
比如,小鹏汽车在广州能够从小到大,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也许将来还会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这代表的就是新广州。
南方财经:区域竞争进入下半场,广州正在经历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过程,广州需要抓住哪些机遇?
吴伯凡:过去十几亿的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动能,所以我们的互联网虽然没有非常核心的技术,但是通过借鉴和学习迅速地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尤其是在对C端的跟消费有关的应用快速发展,这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但是对于创造生产力方面的企业,过去不多。也就是说,过去企业习惯的快速成长的创业模式已经不那么管用了。现在不管是造车也好、造手机也好,终端消费品的技术核心和核心零部件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易得。所以很大程度上,企业现在会越来越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在商业模式形态上越来越从to C转向to B。
比如从CBD到CTD,从交易集群到科创集群,广州已经做出了这个转变。创新艰难,风险大并且非常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广州国际金融城应该在这过程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作为金融城,必须跟以前不一样,应该是to B的,比如提供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这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作用。
广州在往生产性服务业转变,这既让我们感受到经济气候的变化、创业创新的趋势,与此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比如极飞这家企业,最初是做无人机生产,但后来发现大疆已经覆盖了大部分to C的市场,于是切入农业应用的赛道。这对农业智能化、农业数字化也很有启发性。
在经济进入下半场的情况下,企业被迫去寻找新的机遇、新的赛道,这也许看上去比较狭窄,可是一旦进去之后会发现,这是一个“桃花源”。城市竞争进入下半场,政府更应该有一种长期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南方财经:科技创新更多强调从0-1的突破,创业企业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政府要给予哪些引导?
吴伯凡:从0-1的创新当然是非常难的,风险也非常大。但政府一定要意识到从0-1的创新是必须得做,这是责任。政府需要有长期视野,既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还要想着田里的。
我认为,对于政府扶持了多少具有未来竞争力的企业,孵化了多少创新企业也应该成为考核政府的标准。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在金融手段上有创新,成立专业基金去扶植从0-1创新的企业。
南方财经:广州今年强调“制造业立市”,近年来“都市型工业”的概念也广泛提出,如何理解“都市型工业”的概念以及对广州的机会?
吴伯凡:如今的制造业是数智赋能传统制造。首先是产品的智能化,就是从功能型产品,变成智能型产品。例如新能源汽车,不只是燃料的转换,还涉及电控,电机以及一系列的软件。第二是在生产层面,采用智能化工艺流程,通过智能化把以前粗放到制造业变成非常灵巧的制造业。
进入到智能制造阶段,企业员工不只是在生产线上,而是在写字楼提供服务的特征将会越来越明显,比如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实际上都是在从事制造业。
这一点将来对于广州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机会。过去的制造业跟广州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与佛山、东莞的关系更密切,因为有土地可以建厂房。但是,用数字技术来定义制造业或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使得制造业本身的形态发生变化。相应地,制造业的地点也会发生变化,可能研发的总部放在广州、制造放在肇庆。
未来高端制造业的布局,一是围绕高端制造业所需要的人才,如果企业一半员工都是软件工程师,那么就需要足够多的高校支撑;二是生活要宜居,即使一个地方有很多大学,培养了人才,但生活成本过高的话,人才也不会在那里生活。因此,广州的好处就是生活成本比较低,让人有足够的幸福感。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