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服务器 https://www.changxingyun.com
9月25日上午,河南省召开“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鹤壁专场),介绍和解读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近年来,鹤壁市探索出了一条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特色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实现了翻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2年的2.1倍。
统计数据进一步显示,目前,鹤壁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煤炭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7.1%下降到6.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3.5%提高到53.6%,第三产业占比由18%提高到35.3%。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比拼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创新生态。
“近年来,鹤壁市坚持‘自主’与‘开放’双轮驱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提升突破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努力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使‘关键变量’变成‘发展增量’。”在发布会上,中共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介绍道。
据了解,鹤壁市按照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理念,整合现有规划区域,建设了53平方公里的鹤壁科创新城,通过探索“研究院+公司+园区”赋能产业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目前,科创新城“七纵十横”路网架构已经贯通,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大中小学校、高端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大头落地,鹤壁智慧岛即将命名授牌,“5+2”产业园、中原光谷、京恒智能制造产业园等27个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已入驻高新技术企业24家、科技研发机构5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5家。
为培育一流的创新主体,鹤壁市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等,建立“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养机制。
如今,鹤壁市4家企业被评为省“瞪羚”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五。12家企业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到238家,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57.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0.6个百分点。
在创新人才引育方面,鹤壁市坚持引育并举、以用为本,实施“1+N”人才新政,举办首届“鹤壁人才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350名、科技创新团队16个,帮助重点企业招录各类人才7682人。
与此同时,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目前全市持证人员达到44.7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5.1%。
而在优化创新环境方面,鹤壁市把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提出49项具体改革举措,同时在财政金融、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36个配套政策文件,构建起覆盖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政策体系。
此外,鹤壁市还设立了科技创新投资基金等13只基金、总规模超47亿元,建立“科技贷”“科技保”等融资和风险分担机制,全市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较2012年增长了4.8倍。鹤壁科技大市场自2018年底建成投用以来,成交技术合同242项,一批科技成果由“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事实上,地处豫北的鹤壁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曾经“一煤独大”。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